【一院技术】70岁高龄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
来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0-14浏览:
近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里走出,迎接他的是鲜花和掌声。“祝贺你,移植治疗非常顺利!”血液内科副主任孙道萍为老人送上鲜花,此时此刻,他与一旁的医护团队一样,难掩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例高龄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仓,也是对团队技术的一次考验和突破,风险压力的承受、无尽心血的倾注,背后的艰辛难以言喻。
焦老师今年70岁,2024年2月1日因“左胸部疼痛3月余”入院,入院后查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流式细胞学、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固定电泳、轻链等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伴有糖尿病、肺结节病史。经历了1个疗程的PD方案和3个疗程的D-VRD方案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年龄小于65岁(身体能耐受)患者可行干细胞移植。患者70岁的高龄、身体机能的下降、治疗的耐受性较差、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是否符合回输标准、合并糖尿病疾病……这些因素都给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成功带来了变数。最终这位意志坚强的高龄患者,经专家会诊及经验丰富的治疗团队充分评估后,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团队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对移植来说非常重要,充足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是保证成功植活的关键。在血液内科副主任赵同峰、副主任孙道萍及医疗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对焦老师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动员,经过5天的干细胞动员,于6月17日主管护士张玉成功地为患者采集到了足够量的造血干细胞。在等待进仓期间,焦老师对即将要面对的移植风险担忧,护士长孙红非常关注焦老师的心理状态,每天陪其聊天放松心情,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让焦老师顺利度过了不良反应期。于9月19入移植仓,22日进行了干细胞回输。在医护团队12天的共同努力下,焦老师挺过一道道难关,顺利出仓,重获新生,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癌症的1%,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65岁作为移植的年龄分界,并非绝对。对65岁以上患者进行全身状态评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或者有强烈移植愿望的患者仍可选择自体移植。这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或者有强烈移植愿望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提高骨髓移植的年龄上限已经是关系到患者福祉、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