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动脉闭塞诱发的脑梗死,带来的致死率和致残性非常高。近几年新兴的取栓技术受发病时间窗限制,只能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取栓手术。不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的“eSTROKE软件评估指导下急性脑梗塞超时间窗取栓”打破了这一禁忌,使更多患者得到了救治的机会。
“既往的评估方式就是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才会给予取栓救治,很多超过6小时时间窗的患者,包括醒后卒中和发病时间不明的,就无法接受取栓治疗。”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华坤直言,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救治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救治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不能超过6小时 ,时间越久,患者的脑细胞受损就越严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失去了救治的可能。
刘华坤表示,大脑发生脑梗塞后,核心梗死灶周围会形成一个缺血性区域,称为“缺血半暗带”。“半暗带”内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脑神经细胞,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然可逆,脑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换句话说,患者的缺血半暗带范围越大,核心梗死越小,越具备抢救条件。
为此,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去年引进了最新的eSTROKE软件,可以科学评估患者的核心梗死和缺血半暗带,即使患者发病时间超过6小时,已经错过了急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治疗,经过评估诊断,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依然给予取栓治疗,拯救“半暗带”。
“这部分患者主要是发病6-24小时内,通过灌注、软件评估,缺血半暗带/核心梗死的比例大于1.8,同时满足核心梗死小于70ml,符合超时间窗取栓的条件,就会给予取栓治疗,从而增加患者重生的几率。”刘华坤说,截至目前,已有40多例患者先后得到有效救治,这其中不少是从周边或县市区医院转院过来的患者。
对于该技术的开展,除了要求医生具备非常娴熟的取栓技术外,还需要有一支可靠的神经介入团队,具备24小时随时响应的救治能力。目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该疾病的诊治上位于省内领先地位。
链接: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特色:
1.多技术联合取栓治疗LVO-AIS: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动脉机械再通。目前导管抽吸和支架取栓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再通率均不能达到临床满意。我中心率先开展两种技术联合进行机械取栓。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2.介入血运重建技术治疗慢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慢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是大动脉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新兴的介入血运重建技术是恢复狭窄或闭塞血管血流的主要方法。目前本中心通过微导管配合微导丝探路技术、球囊扩张、自膨或球扩支架置入等综合技术,对慢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行综合处理,达到血运重建的目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3.颅内动脉瘤个体化介入微创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或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是病因治疗最有效方法之一。我中心目前个体化治疗使病人得到最优化治疗方案。目前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双微导管栓塞技术、支架或球囊辅助栓塞技术、覆膜支架栓塞技术、血流导向栓塞技术应用,以及各类介入微创技术联合应用使颅内动脉瘤介入微创技术个体化治疗已经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4.VNG联合V-HIT早期识别恶性眩晕的诊疗技术:根据HINTS诊断原理,利用眼震视图(VNG)对眼部的眼静态、眼震及眼动检查,如OTR、自发眼震、位置试验及摇头试验,观察是否出现凝视眼震、单侧眼震、垂直眼震、摇头后错位眼震、眼动异常(扫视、平滑跟踪、视眼动异常)及固视抑制失败等。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用时短,在省内领先。
5.多技术联合在帕金森病早期识别与鉴别诊断中应用:我中心率先开展多技术联合,目前开展的技术:多普勒黑质超声检查,睡眠分析,震颤分析、嗅觉检测、多维度颅脑磁共振分析、多巴胺冲击试验、自主神经功能监测、复合量表评估 ,步态分析,神经肌电分析,活体神经影像技术分析,眼震电图分析技术,铜蓝蛋白、甲功检测等。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