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服务电话
- 0537-6056666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视频号
-
抖音号
新闻中心
近日,济宁市科技局发布2023年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行动第二批评选结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申报的临床质谱技术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脑卒中与神经修复重点实验室、脊柱疾病防治与数字医学重点实验室、产前监测与遗传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新发感染性疾病智慧诊断重点实验室纳入市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至此,医院共有11个实验室纳入济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作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不断完善全链条医学科研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近三年(2020—2022年),医院累计投资1.4亿元建设高水平临床医学实验中心,总面积1.5万平方米,承担全院临床与基础交叉、医工交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建设布局10个实验室、1个生物样本库、1个实验动物中心,实体化开放33个公共科研平台;依托济宁市医学科学研究院,组建14个研究所。近年来获批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研究转化中心1个、山东省医务系统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3个、山东省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5个、济宁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
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与济宁市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对医院科研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跨学科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医院建设成为地市级领先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医院将在济宁市科技局的指导下,按照《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济宁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落实有关政策和建设经费,壮大专职科研人员队伍、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推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技术研发及实验研究条件,做好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与济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增进济宁市人民生命健康福祉。
链接:
济宁市临床质谱技术创新中心
济宁市临床质谱检测中心依托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转化药学实验室组建,该实验室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研究转化中心、泰山学者工作站、济宁市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拥有实验场地2000余平方米,建有标准的质谱分析室和串联质谱室,拥有Bruker 600M核磁共振波谱仪、Agilent 6460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B SCIEX Triple Quad™ 55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B SCIEX 4500 QTRA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erkinElmer NexION1000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terchim 4250制备液相、Hitachi L-8900氨基酸分析仪、LC20A岛津液相色谱仪等高端研发设备2000万元以上。
创新中心负责人为江沛教授,团队共有科研创新人员29人,其中博士11人,包括博士后4人,硕士7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一人获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称号,两人获齐鲁卫生杰出青年人才。人才梯队完善且均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立足于精准医学领域,专注于临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及医学检验方法开发。近几年来,团队借助质谱检测平台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其他厅局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被引3000余次。申报获批发明技术专利10余项,完成三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转化金额达400余万元。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济宁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一等奖1项、济宁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二等奖1项。建立了痕量质谱代谢组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一管血对几十种氨基酸、儿茶酚胺、维生素、脂肪酸等的检测。同时,搭建了13C同位素标记的多重小分子靶向代谢流质谱示踪平台,对代谢网络中每步反应的流量值进行精细定量,实现了对机体各个代谢过程的流量分析。
中心现已基本形成省内同一平台拥有质谱数量最多、质谱类型最多的高标准质谱研发平台之一。未来计划进一步建立质谱代谢组科研平台、临床质谱检测研发平台和质谱检测标准化推广平台,建成山东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临床质谱分析中心。
济宁市脑卒中与神经修复重点实验室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卒中与神经修复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建设,代表着省内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水平。实验室于位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病房楼七楼,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各型实验设备41台,如NIRⅡ活体荧光成像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液质联用分析系统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实验所需。
济宁市脊柱疾病防治与数字医学重点实验室
济宁市产前监测与遗传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济宁市新发感染性疾病智慧诊断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