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6点,刚刚忙完的贾主任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诊室。10多个小时,200多个病号,他没有离开诊室半步,一杯子水一天都没有喝完……
“贾主任,我的肺部没啥事吧?”“咳了半个月了,怎么还不见轻,是不是肺炎了?”“俺妈这两天咳得喘不上气,经常捂着胸口说疼,贾主任你快给她看看”……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的转移,咳嗽、憋喘、胸口疼……各种症状困扰着患者,相继来医院就诊。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肌梗塞,直接插管送入手术室。
生死就在呼吸之间,贾主任和他的同事们时刻准备着与时间赛跑。他习惯了一大早来到医院,最后一个离开。每次走到门口,他总是迟迟不舍离开,停留3分钟,再3分钟……生怕错过了哪一位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
从黄冈到济宁,他没有放弃过一位患者
开头提到的贾主任,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文简称“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贾建军。很多人可能在媒体报端见过他的名字,没错,他是咱市首批援鄂的7位抗疫英雄之一。2020年大年初一,他主动请缨,带领我市其他6位专家奔赴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战场,经过50多天的日夜奋战,圆满完成了各项抗疫任务。
“如今,回想起当时发生的事情,依旧难掩心中的激动。”贾建军如数家珍般聊起当时的一幕幕,“在紧张的救治中,24小时轮班,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多到宾馆,一天下来,时常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厕所。虽然累,但每每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情绪从低落、焦虑,再到平稳、有信心,所有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
他回忆说,刚到黄冈没多久,病房里有一位87岁的老太太憋喘得特别厉害。“当时,听到值班护士从对讲机里传来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位患者刚入住医疗中心半个多月,有病毒性肺炎,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基础疾病较多,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死亡的危险……”贾建军说,他迅速穿好防护服,走进病房,来到患者床前,老太太呼吸急促,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急性呼衰?还是急性左心衰?在当时的情况下,必须快速做出诊断,拿出治疗方案。“患者有病毒性肺炎,感染还比较重,可能是急性呼吸道衰竭;同时,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也可能是急性左心衰。但这两种情况的治疗方案,却大不一样。”贾建军说。
正在这时,心电监护数值显示出来血氧99%,血压160/70mmHg,贾建军排除了呼吸衰竭的可能,迅速给予患者速尿,硝酸甘油。不一会,患者憋喘就减轻了,可以开口说话了。
“这就是援鄂病房的日常,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幕,看似常见的疾病的诊断、处理,但在厚厚的防护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检查的不完善(新医院很多设备没启用)的情况下,都无疑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贾建军在援鄂日记里写到,“我相信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能够处理好每一个患者的诊疗,想到这里,我又走进了另一间病房。”
如今,他带着援鄂的信心与勇气,再战奥密克戎......从一间病房走进另一间病房......
从济宁到边疆,他将先进技术带到英吉沙
贾建军不仅是抗“疫”英雄,还是援疆干部。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他作为国家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干部,参加了在新疆喀什英吉沙人民医院的援疆工作,为支援新疆医疗建设做出了贡献。
“援疆一年半的时间,我已将英吉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将那里的父老乡亲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贾建军告诉记者,如今,很多患者都成了远方的亲戚,经常收到他们的问候和祝福,工作之余,还会聊一聊家长理短,感觉心的距离特别近。
一年半的时间,贾建军和其他5位援疆干部,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带到英吉沙,第一时间抢救危重病人、倡导开展多学科会诊(MDT),完成多种学科第一例手术及操作技术,填补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多项空白。他们先后诊治病人3000余人,完成各级手术(含无痛胃肠镜、电子气管镜)1500余台,会诊300多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种,业务授课50余次,为医院培养学科带头人10余人,培养业务骨干20余人,培养各类卫生技术人才(含护理骨干)近50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英吉沙人民医院的短板,通过“传、帮、带、教”方式,把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无私地传授给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即便我们走了,优秀技术水平却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喀什,留在了英吉沙医院,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