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百年老院老一辈专家甘为人梯的品质,激励全院医师传承熔铸医魂的精神,7月27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医师节系列活动“传帮带”经典案例评选比赛。经过重重筛选,10名讲述者登台演讲。
跨越三世纪,由最初的“巴可门医院”发展到如今三级甲等大型公立医院,孕育了百年医院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在此过程中,前辈对晚辈的“传帮带”让我院医德、医术、医风薪火相传,造就了一大批杏林高手和后起之秀。医师节到来之际,一起来听他们的故事。
决赛以课件讲述的形式进行,特邀教学培训部主任李伟、老干部办公室主任朱海涛、审计办公室主任隋烟宁、医务部副主任王雷、宣教部汪天娇担任评委。10名讲述者先后登台,饱含深情地演绎出老师的春风化雨和学生的结草衔环。
人生轨迹被恩师聂志奎教授重新绘就,多年来业务上的寓教于乐、工作上的竭力相助、生活中的无私救济让他暗下决心继承这份衣钵,传承给更多的人,手外足踝外科主任曾文超在讲述中多次哽咽,其动情讲述更是打动不少台下的观众。
疼痛科主任张宝娟带来他与恩师的故事,85岁高龄的疼痛科老专家庞维新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每一位病人,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出现在办公室拿出60多年前的《疼痛治疗手册》翻阅,一周后老人家永远地离开了,践行了生前对年轻医生的教导——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胎放开头年,新生儿科患儿激增,儿科大夫屈会婷累倒在岗位,苏醒后的第一眼就看到一向坚强的儿科主任刘秀琴教授留下心疼的泪:“好孩子,辛苦您了”,“您别哭,我没事”,反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我们不怕累,只怕倒下成了大家的累赘……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国家级限制类技术,难度高、风险大,为了培养新人,每一次郝云良教授总是对30多岁的主治医师张永田说:“小张,你大胆做,风险我来承担!”。
如今的行家里手,曾经的初出茅庐,成长过程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主任李秀国遇到了程志强教授,帮他处理复杂手术中遇到的难题,没有嫌长道短的苛责,只有诲人不倦的教导。
“你是大姐大,有你就不怕”,用这句话形容王凌云副教授与年轻医生的关系再适合不过,手把手带教、心连心交流、爱与爱传递唤醒了隐藏在省级优秀毕业生、连续两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诸葛春凤内心悬壶济世的信念。
重症医学科创建人谢颖光教授带教年轻医生查房和教学中,总结了30余年一线临床工作经验,被大家整理成册,命名《ICU经验教训录》。
超声医学科吕镔教授因材施教,根据各自意愿制定每个新人的培养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急诊医学科秉承“生命相托,分秒把握”的一院急诊人誓言,培养了18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邱淑筠教授、尚新平教授、王志安教授、冯洁教授,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让眼科始终屹立在鲁西南之巅……
类似的感动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赛现场,观众们一次次共鸣,一次次感动、一次次凝噎。经过各学科演讲人的精彩讲述,最终评选出一二三奖,其中曾文超获一等奖,屈会婷等三人获二等奖,张宝娟等六人获三等奖。
侧记:
诊室内,他们是医生,会场内,他们是学生,参与聆听的亲友团中,既有刚入职不久的青年住院医师,也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更有耄耋之年的专家教授。参与度如此之高,反映的是一所百年老院老中青医师们,对职业热爱、对患者的呵护。而这种“传帮带”的精神,如同一双“无形之手”,为提高青年医师诊治能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破解医学领域疑难问题提供强大支撑。
医学需要老一辈医师“传帮带”,更需要新一代医师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此次活动也进一步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守好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