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医生,不做科研,可以做一位好医生;而做了科研,可以做一位更好的医生。”采访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庆建的这段话道出了临床与科研的密切关系。十多年来,他也正是带着这份坚守,行进在行医治病的路上。
带着科研思维行医,他总能第一时间看到“病因”
采访当日,城区一位70多岁的病人陈先生刚刚办理完出院手续,准备出院。他说,仅仅五天的时间,感觉像换了一个人,十分感谢吴医生的精湛医术。
原来,五天前陈先生因严重憋喘入院,当时直接被送进了急诊监护室。陈先生之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肺气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治疗一直不见效果,严重时甚至出现憋得喘不上气的情况。
当天,吴庆建对其病情进行了详细了解。他认真地询问病情细节之后,根据病人活动后憋得慌、呼气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判断病人为慢性心衰竭。随后,他为病人开了抗心衰的药物,两天后效果十分明显。病人激动地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憋喘症状减轻了,而且全身都有劲了。”
这种呼吸困难的症状已困扰陈先生半年有余,由于前期陈先生患有肺气肿,辗转多家医院,都被医生诊断为肺气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治疗一直不见成效。而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庆建和他的团队打破常规思维,详细询问病人日常起居状况,最终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经过对症下药,病情很快得以好转。
类似的救治病例,在吴庆建的诊断病例记录里还有很多。他总能打破临床医生的“思维定势”,以科研思维第一时间救病人于危难之间。
2021年2月份,急诊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年仅23岁女大学生,全身起满了红色小疹子、严重黄疸、高烧近40度。见到这种症状,整个急诊室都慌了。随后,组织全院专家会诊,吴庆建和他的团队根据多年疑难杂症的研究经验,以及患者近期接触过的气体、物品,提出患者可能是“特殊中毒引起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建议立即送往省立医院“人工肝治疗”。
也正是在他和团队的快速明确诊断和建议下,这位年轻女大学生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当时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已经十分危险,再耽搁几个小时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吴庆建介绍,病人发病后已辗转多家医院,而诊断大都以常规思维认定为消化道疾病,并没有想到是因为接触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引起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诊断,其实需要临床医生多年历练的科研思维和基础。尤其关键时刻,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诊断。
带着临床问题做科研,他保持着创新的动力源泉
没有研究,就没有创新。这些年,吴庆建将临床与科研融合,不仅仅满足于能看病,看好病,而是探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药物的机理,探知医学海洋里未知的世界。他根据多年来老年心脑血管临床诊治病例研究,专门成立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科研小组,还申请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我国,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约为10-22人/10 万人口,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居脑血管病的第3 位,SAH致残率高于25%,致死率超过20%,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目前,吴博士和他的课题组已收集了130多位患者病例,深入研究SAH后病理发展机制,为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科研支持和思路。
作为急诊科医生,吴庆建自2019年入职医院以来,便一直致力于做好两件事:看病以及研究如何看好病。2015年,他踏上了读博深造的列车;2018年,完成省级课题2项和济宁市课题2项;2019年荣获济宁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济宁医学院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发表SCI(影响因子3.65)1篇;2022年1月荣获医院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济宁市重点研发项目1项,获山东省济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10篇,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核心期刊4篇,单篇中国知网最高引用率大于50次。
在他看来,知识大爆炸时代,精准医疗是医学诊治的最终目标,唯有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才能让医学工作者保持创新的动力源泉。十多年来,他每天至少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医学前沿,还经常带着临床问题出发,研读国内外知名医学期刊杂志。
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回到临床,如此来回穿梭转化研究,吴庆建一直践行着-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意义和使命,救患者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