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百年一院给出“新答案”
来源:济宁日报发布时间:2022-01-28浏览:

        一家百年医院与一座城市的缘分,已然不是一个简单的“百年”所能概括。
        自1896年,一家几个人的小诊所落户于孔孟之乡,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便扎根于这座城市,护佑着一方百姓的身心健康。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生命体,如今的它已然成为这座城肌理与呼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年门急诊总量达395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0.7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2.81万余人次……伴随着一组组数据的快速增长,这家百年医院也一次次成长蝶变:医疗技术不断迭代,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就医体验、医疗环境持续优化……在2021年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跻身于“A+第一方阵”。它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变化都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生命的“医靠”与“福音”。而这其中唯一不变的,是这家百年医院沉淀于基因里的“医者初心”。
       在十四五新局之下,各级公立医院逐渐摒弃“规模化”模式,重新思考“高质量”这一关键词。面对现实的压力与挑战,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如何把握发展的核心和内涵?回望2021年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找到解题之策。为此,记者专访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树印,在与他的对话和交流中,一家“百年医院”的传承与创新画卷徐徐展开,其中答案不言自明。
 
 
关键词:党建引领
 
        记者:作为山东省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百年老院之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文简称一院)经过126年的发展,已成为山东省颇具名气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拥有哪些办院特色?如何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孙树印:医院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美国教会巴可门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作为一家百年医院,一代代一院人坚守医者初心,秉承“诚信、厚德、至善、求精”的院训,以服务医疗改革发展和服务群众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就医体验,以期为济宁以及周边居民带来更多“健康红利”。 
       如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为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殊突出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医院集聚各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各类资源优势,以疾病为纽带,通过学科整合、团队协作方式,集全院之力,重点打造拳头学科,形成新的优势,以点带面,带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了“院有名科、科有名医”。
       2021年,一院交出了一张靓丽的答卷:在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一院跻身“A+第一方阵”。先后荣获“万例挑一”全国骨科医师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国家医疗相关标准执行竞技赛山东赛区决赛一等奖;入选全国“首批神经介入建设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新增基层普及培训医院”,以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成绩完成本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质控。

       不少业内人士疑惑:这家百年老院何以发展如此之快,远远超出了许多同级医院。回望历史,似乎不难发现:在一院的百年历史中,一代代医务工作者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为党拼搏,在传承与创新之中,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可以说,一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下,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激活了个体和组织的内生动力。党建,在一院发展、服务百姓、职工幸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何这样说呢?这要从公立医院的管理说起。对于一家医院而言,把上千人的思想统一到一个高度,达成共识去做一件事,这是高效能组织最重要的特征,而往往也是最难的。党建工作,恰好做到了这一点。
       正所谓:“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凝聚人心。”在传承百年的文化基因里,“普施仁术、济世扶危”早已成为融于一院人血脉的共识。人们常说,一院人舍己救人,他们风雨中守护、他们扮小丑为患者带去欢笑,他们在患者面前经常忘记自己……其实,这些又何尝只是一个个体选择,它们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历经百年传承的医疗美德,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一院人共同遵循、约定成俗的一种情怀,深深地融入一院人的血脉。一院人的“医者初心”已然镌刻于它的文化基因,化为济世救人的价值导向,指引着一院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前仆后继,倾情奉献。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一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爱心与热忱,为群众送去优质医疗服务。2021年,医院先后开展了“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200余次。同时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军烈属、农村老党员、劳模、“扶贫特惠”等特殊人群减免挂号费、诊查费及部分检查、治疗费用。共计惠民96.49万余人次,减免费用1087.79万元。
       去年6月,医院名医专家团奔赴嘉祥妇女儿童医院,为新生儿病房、一体化产房揭牌并开展义诊活动。王强、韩英杰、刘秀琴等多位济宁顶尖专家出席坐诊,认真、热心接待每位患者,详细分析、诊断病情并给出合理用药指导。而在今后,这种服务形式将长期固定,通过开展“专家坐诊日”活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让群众尽享就医便利。
       如今,一院的人文情怀已经深入到服务的每一个小细节。医院租赁院外智能停车位,启用爱心停车场,患者可免费停车。各科室组织医护人员在院内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各院区启用全国统一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来院患者只需在手机上轻松一点,就能轻松拿到电子发票……从就医诊疗到结算报销,一切以便捷群众的初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惠民服务,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学科建设
 
      记者: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十四五”期间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也位列其中。在过去的2021年,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孙树印:学科建设是一所医院立院之本、强院之基,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品牌效应,不仅关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以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一院学科建设跑出“加速度”,急诊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众所周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一个学科医疗技术和服务管理综合实力的最高体现。一院急诊科历经60余年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拥有完善的水陆空救援服务体系,在医教研方面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山东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国胸痛中心”。
        此次我院急诊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彰显了我院学科建设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在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6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2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基础上,急诊医学科创建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专科成为新一轮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形成了医院学科建设以点带面、集群发展。
        去年,一院先后获批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国家皮肤与免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免疫疾病与痛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省糖尿病与代谢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推进多学科诊疗合作,新成立4个MDT团队。在省癌症中心通报的10项质控数据指标中,我院2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类学科亚专业区分愈发细化,多学科合作+医疗中心渐渐成为时下疑难疾病治疗的主流模式。与此同时,各大医院也在思考如何更高质量地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更强大合力,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在这种大趋势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持续精准发力,让一个个国家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落地孔孟之乡,形成了一个个在本地区享有盛名的学科品牌,让百姓便享优质医疗服务。过去的一年,一院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4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户我院,3D打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成功治疗严重骨缺损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并将一名“折叠人”身高由0.9米复原到1.5米;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推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辅助微创腔镜”时代,并在高难度外科微创手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好的造福区域百姓。
 
关键词:人才建设
 
        记者:医院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人才则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请问医院在人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树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医院而言,更是如此。为什么同等级别医院的医疗设备都差不多,而有的医院发展好,有的发展却相对落后,究其原因在于人才。
        换言之,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科建设、学术水平,决定了医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人才是一家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这也意味着,当前医院竞争就是一场“人才争夺战”。人才战略作为医院发展的关键“中枢”,更应注重引育并举,创新管理机制。
        基于此,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力营造积极的人才培养环境,确立“外引两头、力培中间”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训与引进力度,在落地政策、职称与职务晋升方面对优秀人才予以大力倾斜,提升医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医院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30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济宁名医30人,济宁知名专家63人。厚实的人才储备为全院学科建设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1年,一院创新招才引智模式,更大力度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团队。一方面,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制定《名医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先后成立12个名医工作室,累计接诊患者200余人次,指导手术114例;另一方面,坚持“以发展育人才、以人才带学科、以学科建团队”,强化医院“名医”培育工作,20人入选“济宁市杏林名医”。
        医院不断加快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高校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合作。第一个自主培养的博士后顺利出站,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科研项目立项61项;顺利完成I期临床研究中心-I期药物临床试验及生物等效性试验专业备案;成功转化两项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价格分别是100万元和150万元,实现我院科技成果转化零的突破。
 
关键词:为民实事
 
        记者:破解群众看病就医的“瓶颈”,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医院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请问医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
 
         孙树印: 进院难、停车难、挂号时间长、候医时间长、二次挂号烦……看病问题一直是群众头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21年,一院创新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围绕患者反映集中的堵点卡点,先后推出40余项“我为群众做实事”具体举措,切实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打通看病就医的“瓶颈”,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烦心事”变成了“舒心事”。
         其中,40余项措施包括:
         ——首创门诊“一次性”全程诊疗服务模式。一院勇于打破“挂号诊疗当日一次有效”的行业惯例,创新推出“门诊一次性全程诊疗便民服务”,有效减少了群众排队等候次数及时间。自2021年4月推行以来,累计惠民5.9万人次、减免费用62万余元。此举措受到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报等国家及省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市委市政府两办在全市通报表扬。
        ——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缩短门诊排队等候时间。不断优化多渠道预约挂号,10种便民预约方式号源全开放,全面实施就医短信提醒、微信实时推送、人工停诊通知等。2021年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达到68%,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2.74分钟。住院床位(急诊、监护室除外)全部纳入住院服务中心统一预约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全面推进门诊标准化建设,科学优化调配门诊医疗资源。升级网上预约挂号平台,畅通就医渠道,分时段均衡流量峰值,提供个性化及精确到分钟的时段划分,运用知名专家门诊等多种形式,科学合理配比时段内患者数量。通过启动门诊高峰期应急预案、门诊弹性工作制、门诊限时服务承诺、全年错时工作制等措施,新增412名门诊专家号源。改造整合6处门诊与检查科室,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开展“三多一少一提升”活动(“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多送一份温暖、少跑一次路、提升就医体验”),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推进门诊各项服务创新。
         ——创新疑难病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推进门诊患者精细化管理。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成立了6个专业的16个专病门诊,组建了35个多学科诊疗门诊,2021年服务716人次;开设药学门诊,加强对老年、慢性病和多种疾病联合用药患者的指导宣传;积极推进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先后举办12期慢病管理健康大课堂,线上、线下累计观看1.1万余人次。
         ——创建“促进健康暖护全程”优质服务品牌。建示范,树标杆,大力开展“星级护士、病房、护士长”评选活动,持续追踪检查护理服务;开展“微笑相迎、主动问候、主动帮扶”、“护理服务体验”活动,做到“服务有三声,沟通零忌语”;推进“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已开展36项居家护理服务项目,服务436人次,齐鲁晚报、济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此外,针对停车难题,一院在总院区周围租赁104个爱心停车位供患者免费停放,东院区上线“云停车”泊位随时查智能平台,最大限度缓解群众停车不便的问题。
 
关键词:医院发展
 
        记者: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承担着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的重任。下一步,又将如何带领医院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孙树印:在国家定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线路图”之后,各地医疗机构开始相继探索各自的发展之“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我省区域医疗中心,在重新认识“高质量”这一关键词的同时,因地制宜,从自身可持续发展这一基础出发,再挖精细化运营潜力,致力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院需要时刻谨记自身使命,每走一步都必须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最终目标。2022年,一院将持续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确定为“学科建设提升年”,围绕党建业务双融合、学科人才双提升等10个方面发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秉承公益性,强化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全力打造党委政府放心、患者群众信赖、有温度有温暖的区域医疗中心。
        在学科人才建设双提升行动中,持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疑难疾病的精准化治疗。其中,在中西医结合专科建设方面,一院将发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能力和经验,不断提升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中引领地位,争创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  
        此外,在设备信息升级双提升行动中,实施医学设备耗材服务临床专项行动,打造院外仓储模式,实现医院耗材“零库存”低成本管理。同时,强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全面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满足医院各项医疗护理服务和患者就医服务需求,达到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先进水平。
 

 
 
返回顶部

  • 总院区:济宁市任城区健康路6号
  • 东院区:济宁市高新区孟子大道269号
  • 西院区:济宁市任城区柳行路99号
  • 24小时服务电话:0537-6056666
  • 急诊120电话 : 0537-2257120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4小时服务电话
0537-6056666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视频号

  • 抖音号

Copyright © 2019 www.eann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36553号-2 技术支持:启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