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初心使命,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所百年老院、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有两千余名奋战在医疗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以恒心坚守初心,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患者造福,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01
从抗疫到一线 奉献是他们的内在品格
纵观疫情下,不难发现很多活跃在前线的“战士”们。其中率先加入战斗的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他们,日夜颠倒;他们,不畏辛劳;只为了让国家早日恢复蓬勃生机。2020年初,一场迅速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假期宁静、祥和的氛围。全国各地上万名医生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奔赴抗击新冠肺炎一线,这其中就有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学俊的身影。
疫情发生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积极调度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迅速启动组建疫情防控梯队。相关科室勇挑重担、迎难而上,身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的徐学俊自然当仁不让、冲锋在前,带领科室四十余名医护人员深入防疫一线,全力遏制疫情蔓延。
农历大年初一,值班医务人员在防护用品不齐全、尚未有流程规范指南的情况下,便来到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督导,查找防控工作的不足,尽最大可能予以改善。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是整个医院防控疫情的“桥头堡”。从采集标本、到验试纸、再到送检,徐学俊不仅要参与具体操作,还要统筹协调全科室的工作。很多时候,他需要身穿防护服,在隔离间里一呆就是八九个小时,多少次汗水浸透了脊背,口罩在脸上压出了勒痕,都选择默默忍受。新冠患者的筛查、确认工作繁重,各县市区医院经验能力不足,徐学俊便挤出时间奔波检测,最忙碌的一天,他一晚上去了三个县市区,回到济宁已是凌晨三点,等到天亮仍要和往常一样工作。
疫情初期,徐学俊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在医院一呆就是三个多月,尽管家中还有卧床的九旬老人需要照顾,但他仍义无反顾,展现了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对于这一切,徐学俊却看得很淡“作为一名医生,冲在第一线,我责无旁贷。我们多坚持一点,病人就有信心一点,市民就安心一点。”徐学俊说。
如果说奉献是医务工作者的高尚品格,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则是每一位党员应有的素质。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个战斗堡垒,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四党支部书记、心内科主任任长杰作为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以勇于担当的激情和埋头苦干的拼搏,诠释了一名党员医生的忠诚与情怀。
任长杰,1992年进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在服务病人、服务群众的工作中,任长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先锋作用,不忘党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作为济宁市心内科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任长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足岗位奋斗,带领心内科大步走科技强科之路,努力向疑难病症开刀,开拓高、精、尖项目,积极征服医术无人区,其科研成果“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其心肌损伤的检测定量及防治研究”、“复杂冠脉病变PCI与CABG的疗效比较”获得济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以科研带动业务能力,全面提升了科室综合竞争力。
在立足岗位工作的同时,任长杰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党员医务人员加班加点,主动承担怀孕、家中有幼儿的医生的工作,劳动强度大,但从没有人抱怨;在疫情爆发时期,带领所在支部内党员积极报名去支援武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身先士卒,组织党员积极承担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等工作。作为支部书记,他极为看重党建工作,支部定期开展党内学习,如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并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参加院内如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汇演等各种活动,形成了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双提升”。为人民服务,是党员本色,是医生初心,是共产党根本宗旨,是医师们的工作本质,也是千百个像任长杰这样的优秀党员正在做、即将做、坚持做的事情。
02
从边疆到农村 帮扶援助让就医不再难
雪山,是喀什地区的标签,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有一批援疆医生,他们肩负神圣职责,认真开展医疗工作,他们心系群众,躬身力行,用自己精湛技术解决当地群众的看病难题。
济宁市人民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忠亮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援疆期间,他针对18种血液科常见疾病,用维汉双语编写了18种患者健康教育处方和医患联系卡,方便当地患者咨询、就医,赢得了极高的信任和口碑。
援疆专家既是医生,又是老师,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所有援疆医师的心愿。在带领科室发展的同时,孙忠亮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凭借30年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他据科室发展的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让当地医院的血液科取得飞速发展,科室病床数量增长至50张左右,每月收治住院病人近100人次,其中,恶性病患者及危重病人占比达六成以上。他参考国内权威参考书,结合喀什地区的实际情况,撰写了近5万字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诊疗常规》,为实施规范的诊疗奠定了基础。他坚持着每周1次专题讲座,结合目前国内国际血液学的发展讲授新的治疗方法,为年轻医生对患者实施诊治不断提供着依据,提高了血液科医生的业务水平。
同时,孙忠亮不断加强医学创新,积极开展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大剂量规范化疗,由他创立的大部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多项化疗方案等项目填补了当地医院空白;筹建血液科血液病实验室、百级无菌层流室,完善血液疾病的检查,解决血液病的诊断问题;促成与北京海斯特临床检验所技术合作,使喀什地区血液病诊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让患者节省了前往乌鲁木齐甚至北京就医的费用及时间,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他的牵线组织下,喀什地区第一次血液学学术会议顺利举行,极大普及了喀什地区医务人员的血液病知识,提高了基层医院医生血液病诊疗水平。
正是有这么一批像孙忠亮一样舍己为人、可爱可敬的援疆医师,肩负国家使命,胸怀无私大爱,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土地上,带着真情奏出最美音符,续写着感人的边塞新曲。与此同时,济宁周边各县市区,一群帮扶医生也用自己的方式推进医疗资源下沉。
“你们好,最近怎么样?科室还好吗?”随着一声响亮开朗的问候,樊丽娟开始和梁山县人民消化内科医生视频通话,就最近遇到困难的病例开展探讨。
2019年10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樊丽娟来到梁山县人民医院开展消化内科的帮扶工作。当时还在哺乳期的樊丽娟看到医院下发的帮扶文件,没有过多考虑毅然选择报名。由于孩子只有1岁多,帮扶医院又离家较远,在家人的支持下,樊丽娟把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接到梁山县人民医院附近居住,而家中的老大由爸爸照顾。结束半年帮扶工作的她回到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然而,帮扶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她还与梁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保持着联系,持续对疑难手术进行指导。
在帮扶期间,樊丽娟积极开展病房查房、门诊坐诊、授课教学、手术指导等工作,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引入帮扶医院,为梁山县人民医院送来了满满“干货”。在她看来,帮扶不是“走走过场”“待待就走”,而是要真正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个环节。
作为消化内科帮扶医生,樊丽娟带领帮扶医院的医生们开展消化内科相关手术,让医生们的技术水平与日俱增,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在当地自行开展内镜大息肉切除术,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无需再转诊去上级医院就医。此外,在她的指导和帮扶下,梁山县人民医院成功改建无痛内镜室,提升了无痛内镜检查质量和治疗水平。
为加强医生的诊疗实力,樊丽娟重点抓业务培训、提升临床学习能力。每周定期组织科室开展业务学习,为此,她专门设计了针对性的讲课计划和课件,开展其他常态化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疑难杂症病例讨论,提升医生们认识、分析、判断、决策能力。
医者仁心,不忘初心。樊丽娟只是众多帮扶医生中的一员,正是这样一批批继续前行的医疗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帮扶医院贡献力量,真正让基层群众从中受益。
03
从临床到科研 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务工作者是维护人民健康的中坚力量,也是促进学科建设、实现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全院上下勤勉、求实的专研、治学氛围,造就了“百年一院,技术领先”的社会口碑,更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8月9日上午7点半,在妇科门诊外排满了等候的患者,她们来自济宁各县市区以及周边地市,很多都是慕名前来就医。直到下午1点,问诊完最后一人,王长河才简单、匆忙地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到下午2点,又有两台宫颈癌手术等着他主刀。六七个小时的持续奋战,走出手术室时,夜幕早已落下。对于王长河而言,这种忙碌的日子早就习以为常。
作为妇科主任,早七晚九的工作节奏是王长河近三十年从医生涯的缩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他常嘱咐科室里年轻医生的话说,“做好医生就得能吃苦,要做出一番成绩,更要耐得住寂寞,加倍付出努力。同时,更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即便再忙,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了解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从传统的开大刀手术,到当下主流的微创技术,王长河见证了近三十年医学发展变迁,救治了成千上万的妇科肿瘤患者,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济宁医学界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是建科最早的一批科室,从上世纪50年代初鲁西南地区最先成立的妇产科,到如今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一代代医师薪火相传,铸就了今天这一技术精湛、患者认可的省内知名学科品牌。2015年,王长河成为妇科主任时,正适逢东院区试运营,即将面临“两院区兼顾、业务量翻倍”的困难局面。面对重担,王长河鼓舞科室人员迎难而上,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最终促成妇科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跨越。如今的妇科,门诊遍及一院三区,学科内专业划分更加精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其中,解锁了多项高难度手术,为众多妇科疾病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
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拥有2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八百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的直面患者,通过问诊、手术、查房,为群众健康辛苦操劳;还有的选择默默耕耘,在鲜为人知的领域为群众健康构建一层有力的保障。
史冬梅,皮肤科、真菌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感染性疾病诊疗和研究。从医至今她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医生要想最大限度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必须掌握精湛的医术。为此她不断探索、钻研、创新、研究,孜孜不倦的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科研实践中认真学习提高。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时刻思考总结的习惯,让她在诊疗过程中时有独到见解,在技术上常有重大突破,例如,发现抗肿瘤药物卡帕替尼及作为抗真菌有效的药物伊曲康唑可治疗皮肤科重大疾患——银屑病;结合全球真菌诊疗方面的瓶颈,在掌握目前较为成熟的真菌诊疗手段的基础上,拓展先进Nanopore测序技术、微滴定量PCR技术在真菌诊疗方面的应用,为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和手段。这些重大发现,为济宁地区的皮肤疾病患者减轻了痛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临床的经验和发现,让史冬梅结合并加大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力争科研成果可以应用于临床或指导临床,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她发现了传统中药芍药苷可促进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创建性观点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及厅局级层面的多项科研基金的支持,并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在获得累累科研硕果和荣誉的同时,史冬梅也极为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她除了帮助其团队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固定人员外,并构建国内外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国内外优秀人员、相关领先技术、丰富资源为实验室所用,极大充实和提高了科室力量和效能,并让自己今后有更大可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04
践责任,办实事 助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护佑人民健康是医务工作者永恒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一代代医务工作者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为党拼搏,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医护工作者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感、责任感,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新需求、新期盼。
为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今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改善医疗服务重点工作,继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作为医疗服务单位,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本着便捷群众的初衷,医院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流程,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大力推动日间手术管理项目,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及远程医疗技术支持,搭建在线问诊、处方共享和医患互动等平台。为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缓解门诊患者停车问题,该院启用总院区院外爱心停车场,患者凭当日就诊凭证可免费停车。为解决不同医院就诊卡互不通用问题,医院积极落实市卫健委便民举措,全面启动电子健康卡扫码就诊,用电子健康卡替代原有就诊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结合“医患体验提升年”活动,医院创新推出门诊“一次性全程诊疗便民服务”,3日内同一院区、同一科室不再二次挂号,有效解决因辅助检查不能当日完成诊治的续诊、重新挂号问题。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服务,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自己的真心与热忱,为群众送去优质诊疗服务。今年4月,西院区启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惠民义诊活动,为患者减免患者挂号费、专家诊查费(急诊、知名专家门诊除外),并为门诊患者提供CT、磁共振检查费优惠。今年6月,医院名医专家团奔赴嘉祥妇女儿童医院,为新生儿病房、一体化产房揭牌并开展义诊活动。王强、韩英杰、刘秀琴等多位济宁顶尖专家出席坐诊,认真、热心接待每位患者,详细分析、诊断病情并给出合理用药指导。而在今后,这种服务形式将长期固定,通过开展“专家坐诊日”活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让群众尽享就医便利。
据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医院党委书记孙树印介绍,在当前一个时期,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将认真贯彻市委“争先进位”工作要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作风,汲取历史智慧和力量,矢志拼搏奉献,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砥砺奋进、不断前行,更好地保障济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