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医案1例
来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
初诊:解某,男,28岁,肥胖。2020年2月28日就诊。
主诉:口眼歪斜1周。
现病史:患者体型肥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喜饮酒。1周前酒后骑车回家,晨起发现口眼歪斜。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1周,(具体药物不详)。现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伸舌居中,耳后压痛。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中医诊断:口眼歪斜(风痰阻络)。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20克,僵蚕20克,制天南星20克,地龙10克,川芎15克,防风20克,桂枝20克,钩藤30克,白芍30克,黄芪60克,白芷15克,蝉蜕15克。6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二诊(2020年3月7日):患者服上药后,症状稍微减轻,仍口眼歪斜明显,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调方如下: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蝎9克,蜈蚣2条,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防风10克,天麻10克,鸡血藤30克。6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三诊(2020年3月14日):服上药后,症状较前减轻,可轻度抬眉,眼睑大部闭合,鼻唇沟稍浅,口角下垂,鼓腮轻度漏气,耳后压痛基本消失。二诊方去赤芍、川芎、防风、鸡血藤,加麻黄6克,附子10克,细辛5克,葛根30克。6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按语:结合患者口眼歪斜伴耳后疼痛,无神志障碍及半身不遂,证属中医“口僻”,患者肥胖,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虚痰盛,形盛而气虚。酒后感受风寒,导致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治疗原则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首方用牵正散去全蝎加制天南星、地龙息风止痉,化痰通络,尤善除经络中之风痰;钩藤清热平肝,息风解痉;川芎、防风、白芷辛散上行,祛风止痛,助君药疏散经络中之风邪;桂枝、白芍一散一收,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效;患者形盛而气虚,大量黄芪补气,助气血运行。整方祛风化痰、通络止痉。6剂药后效果不甚明显。二诊在牵正散基础上加蜈蚣、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通络,黄芪、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行血;川芎、防风辛散上行,祛风止痛。6剂药后症状减轻。可能因患者脾虚痰盛,形盛气虚,久虚夹瘀,气血运行不畅,配伍大量活血化瘀药后,瘀血化气血行,则患侧瘫痪肌逐渐恢复。三诊在二诊基础上减赤芍、川芎、防风、鸡血藤加附子、细辛、麻黄、葛根散寒解表、温阳通脉。症状较前减轻,因病程相对较长,且患者饮食未控制,恢复会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