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2例
来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
(一)医案一
初诊:张某,女,56岁。2021年2月2日。
主诉:腹痛,腹泻、大便带血4~5年。
现病史:患者近4~5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怕冷。大便日3次,腹痛、左下腹部疼痛、大便带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服用美沙拉嗪效果不明显。舌质红,苔黄,脉数。
辅助检查:2016年3月15日肠镜示:结肠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便血(寒热错杂)。
治法:清热散寒止血。
方药:乌梅丸加味。
乌梅30克,黄连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黑顺片10克,蒲黄炭15克,白及10克,三七粉5克,盐车前子30克,延胡索15克,赤石脂30克,白头翁30克,葛根30克。7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21年2月9日):患者服上方症状明显减轻,停药后仍大便带脓血,腹痛,大便每天3~5次,舌脉同上。上方去白及,加生蒲黄10克、醋五灵脂10克、青黛2克、藕节炭18克。6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三诊(2021年02月16日):患者服上方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大便带脓血,无腹痛,无发热,舌脉同上。处方如下:乌梅30克,黄连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黑顺片10克,蒲黄炭15克,三七粉5克,盐车前子30克,延胡索15克,赤石脂30克,白头翁30克,葛根30克,生蒲黄10克、醋五灵脂10克、青黛2克、藕节炭18克,地榆炭18克,焦山楂10克。6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其主要病机特点为:脾虚为本,久病则虚实寒热错杂。故治以寒热平调、清化湿热。本案选用乌梅丸加减化裁,取得良效。乌梅丸中酸甘辛苦并投,刚柔并用,具有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功效,不拘于蛔厥,还可用于久泻久利。本案下利脓血,用乌梅丸中附子、细辛、干姜热性药治疗热性病,起到反治、治病求本的作用,患者腹痛较重加醋延胡索止腹痛、加盐车前子、赤石脂涩肠止泻,溃疡形成下利脓血较重故用白及、蒲黄炭、三七粉、白头翁收敛溃疡创面、止血、止泻。患者服药期间禁用生冷滑利以防影响药效。二诊时仍有腹痛,加用失笑散,方中五灵脂功擅通利血脉,散瘀止痛,配伍蒲黄,两者相须为用,另加青黛、藕节炭收敛止血,三诊时上方加焦山楂、地榆炭止血、止泻6剂后患者告知症状消失。
(二)医案二
初诊:孟某,男,83岁。2020年12月8日就诊。
主诉:腹泻、便血2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近2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时有便血,肛门重坠感,无明显腹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辅助检查:肠镜示:直肠见一约0.5cm×0.4cm的溃疡。
西医诊断:溃疡性直肠炎。
中医诊断:泄泻,便血(寒热错杂)。
治法:清热燥湿,散寒止血。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乌梅丸加味。
乌梅3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附片10克,车前子30克,葛根30克,蒲黄10克,黄芩10克,马齿苋30克,没药9克,青黛2克,白及10克,三七粉6克,甘草6克。7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20年12月15日):患者服上方症状明显减轻,仍下坠感,大便改善,未便血,无腹痛。上方去附片,加木香10克,苍术10克。6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三诊(2020年12月22日):患者服上方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改善,偶有便血,无腹痛。处方如下:乌梅3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车前子30克,葛根30克,蒲黄10克,黄芩10克,马齿苋30克,没药9克,青黛2克,白及10克,三七粉6克,甘草6克,木香10克,苍术10克,白芍30克,地榆15克。6剂,水煎两遍,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病理因素以湿热毒蕴结肠道为主。本病属中医“泄泻”“便血”范畴,病因以湿热为本,本病以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为主。《医宗金鉴》曰:“久痢脏有寒热不分者,宜用乌梅丸调和之。”《太平圣惠方》曰:“治伤寒下脓血痢诸方,治伤寒下痢腹痛。宜服乌梅丸方。”《普济方》曰:“乌梅丸,治大便下血不止,兼治久痢下肠垢。”本案选用乌梅丸合葛根芩连汤加味,用细辛、干姜、党参、附片温性药治下利脓血起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葛根配黄芩黄连、甘草为葛根芩连汤主治协热下利,青黛、马齿苋清热解毒止血止泻,蒲黄、没药、白及、三七合用活血止血、收敛生肌治疗溃疡久不收口,二诊时诉有下坠感,合木香、苍术健脾行气,三诊时偶有便血,加白芍养血、加地榆凉血止血。三诊6剂服后,患者告知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