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王某,女,85岁。2017年9月26日。
主诉:头部闷痛伴胸脘满闷1月余。
现病史:患者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调节血压,平素血压控制在130/90mmHg,近1月出现头部闷痛,伴胸脘满闷,测量血压160/98mmHg。患者形体肥胖,晨起眼睑浮肿,平素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滑。
辅助检查: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中医诊断:内伤头痛病(痰阻脑窍证)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10克,生白术3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川芎9克,党参9克,白扁豆10克,山药30克,莲子肉15克,泽泻10克,砂仁6克,桔梗10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14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7年10月10日。
服上方后,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头部闷痛减轻,舌脉同前。故上方继服14剂,病愈。
按语:头痛之辨证,当辨外感和内伤,本案发病由旧疾所致,故辨为内伤头痛。患者形体肥胖,头痛以闷痛为主,病因则责之于痰。痰是疾病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百病皆由痰作祟”,痰邪能阻滞气血津液的运行,影响气机升降,而脾胃为生痰之源,因此治疗痰邪应以健脾为主,故本案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熄风之功,方中半夏、生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健脾化痰、降逆止呕,令痰浊去则清阳升而头痛减;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本案又加川芎一味,和天麻相配,增加止痛之力。参苓白术散是健脾益气的基础方,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肉增加健脾益气之力,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取其“培土生金”之意,为佐药;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两方相合,标本兼治,痰饮得化,疾病得愈。
(二)医案二
初诊:李某,男,53岁。2020年12月25日。
主诉:头晕乏力半年余,伴腰膝酸软1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自测血压158/100mmHg,未给予治疗,后间断出现头晕,自觉乏力,未再监测血压。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眩晕,伴腰膝酸软,双目干涩,急躁易怒,口干口渴,舌质偏红,苔少,脉弦数。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5年余,平素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9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生地15克,玄参20克,葛根30克,石膏3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21年1月1日。
服上方后,患者自述眩晕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口干口渴缓解,仍觉腰膝酸软,舌脉同前。
方药: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生地15克,玄参20克,葛根30克,石膏15克,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14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21年1月15日。
又服十四剂,诸症悉减,唯觉双目干涩,舌淡红,苔薄黄,脉数。
方药: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2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生地15克,玄参20克,葛根30克,石膏15克,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桑叶15克。14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本病患者年过半百,加之消渴日久,肾阴亏耗,乙癸同源,肾阴不足致肝失所养,后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主方选用左归丸加减,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之功效,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鹿角霜助肾气,三者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精,引药人肾;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本案患者有消渴病史,加之口干口渴,故以生地、玄参、葛根、石膏养阴生津。二诊时患者以腰膝酸软为主要表现,故加续断、桑寄生滋阴补肾。三诊时诸症悉减,仍觉双目干涩,考虑为肝肾阴虚、虚火上攻于目所致,故加用菊花、决明子、桑叶以清肝明目。三诊后,患者诸症消失,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