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冻成冰团”,足以可见小寒到底有多冷!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简单来说,就是要懂得通过饮食和生活起居来养阳。
今天,为您送上科学健康养生的秘笈!
注意保暖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人们多增衣保暖。但不乏爱美之人,着衣容易忽略对头、项、足踝的保暖。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寒邪犯之,易生头痛、感冒等病症;颈部为人体阳经所过,风邪易停蓄于此,寒邪犯之,易生眩晕、头项僵痛等病症;足踝部为人体肝、脾、肾经脉所过,寒邪犯之,易生关节痛、胃脘不舒等病症。故应注意对头、项、足踝的保暖。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可适当多吃,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辛辣为好。
早睡早起
在起居方面,此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现在很多人都因为工作学习或者其它原因,都有熬夜的习惯,小寒之后,气温骤降,如果继续熬夜会损伤身体中的阳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作。因此,小寒之后尽量不要再熬夜了,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选择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每天多睡一小时,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从而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
适度运动
根据中医学理论,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另外,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
建议小寒季节,中老年人群和小朋友们,应该多晒太阳,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振奋精神。